看到这个告示 穆琼心里一松。
他的那封信 想来霍二少已经看到了。当然 也可能看到的不是霍二少而是别人 但这没有关系 只要是这个国家的人就好。
青霉素的制作方法 他原本是打算公开的,其实给谁都可以。
若是出了意外,拿到它的人心术不正那他马上将之交给别人,也来得及。
左右这是救人的东西,而不是害人的东西,得到的人 是不可能拿它来害人的。
穆琼正看着这个告示,魏亭就拿着几本希望月报回来了 他将希望月报分给办公室里的老师,然后便道“这天幸竟将稿费全部捐出 当真是个性情中人不过也不奇怪,他的家境应该不错 多半还留过洋 所以才对抽水马桶什么的这么了解。”
“校长 真有这么好的马桶”盛朝辉问。
“有。”魏亭道“不过在上海 能用上的人还不多。”
要用抽水马桶 必须要有配套的下水管道什么的 现在就算是有钱,也不一定能用上。
而且 现在的有钱人,也不会非要用这个。
雇个人一天给自己刷几十遍马桶,绝对比买抽水马桶装抽水马桶简单便宜。
“我也这么觉得。”穆琼点头,又道“真希望哪天我也能用上。”
“一定可以”魏亭道。
魏亭对我在百年后这篇文章非常喜欢,上次他让学校里的国文老师读给学生们听,而这次,他依然如此要求。
“孩子们在读书之前,先要明白他们是在为什么读书他们应该多看点这样的文章,这样才能知道未来的道路要怎么走。”魏亭道。
老师们当然没有意见。
像李衍一魏亭这样,把这篇文章读给别人听的人不止一个。
之前我在百年后第一次刊登,希望月报就卖断了号,而这次哪怕希望月报已经一次印了两万份,依旧一天就卖光了。
而买到的人,都觉得很值。
这份月刊里,刊登了足足三万多字的我在百年后,完全可以让人看个够
就连穆琼,都觉得希望月报着实给力。
他知道这时候的杂志,尤其是刊登的杂志,往往提前一两个月,就已经把下期内容定好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希望月报留出这么多的版面给我在百年后,着实不容易。
要知道,这时候不管是纸张的质量还是印刷质量,都比不上现代,印的字也就比较大,月刊虽厚,但三万多字,也能占掉整本刊物的十分之四了。
平安中学的学生,都不曾订阅希望月报,但我在百年后这个故事,他们却都读了。
“魏校长真好。”
“是啊,当初我爸妈还担心这所学校不好我觉得我们学校,真的再好不过了”
“我同学没有考上平安中学,去了别的中学,他们学校别说英文了,物理化学都是不教的。”
“我觉得我这么读下去,一定能考上大学”
“听说魏校长要建个大学,我们到时候可以去考”
学生们都很感激魏亭,感激过后,便讨论起我在百年后来。
“如果我也能去百年后看看就好了”
“我倒是不想去百年后,只想让百年后当真变得这么好。”
“我们一定要努力”
傅怀安也在这些学生中间。
他听着周围人的话,心里也翻滚起激昂的情绪来。
原本,因为早上被霍英身边的人盯着锻炼了许久的缘故,他是打算在学校里补眠,好好睡一觉的,但现在
他不睡觉了
他要好好听课
傅怀安都被自己感动了,同时也有点懊恼,他竟然忘了今天是希望月报出刊的日子,没有提前去买希望月报也不知道等下能不能买到
傅怀安到底还是没能买到希望月报,只能失落地往家里走去。
早上起得早不说还被盯着锻炼,又上了一天课,他进家门的时候累得很,耷拉着脑袋显得有气无力。
但他一进家门,整个人的状态立刻就变了,紧绷了起来。
他又在家里看到了霍英
霍英的生意不是做得很大吗他应该很忙才对,为什么傅蕴安都没回来,他已经在家里待着了
傅怀安郁闷极了。
更让他郁闷的是,霍英的面前摊开了一本杂志,那本杂志还挺眼熟的,正好就是他想买的希望月报。
傅怀安等着霍英批评自己,但霍英一直没开口,见状,他就打算绕过霍英,偷偷进屋去
“呵见了我这个哥哥,都不知道要打招呼的”霍英冷笑着看向傅怀安。
傅怀安欲哭无泪。
“算你运气好,我今天还有事出门,就不教育你了还不快走”霍英道。
傅怀安立刻就跑了。
霍英这才拿起手上的希望月报,去参加宴会。
他现在已经没有刚来上海的时候那么忙了,但依旧每天晚上都有应酬。
他今天参加的晚宴的组织者,是一位在晚清赫赫有名的官员的孙子。
清政府虽然被推翻了,但那些大世家,依然屹立着。
这位的爷爷是大官,他的父亲在晚清时就曾出使欧洲,他和他的兄弟姐妹则都去国外留学过虽然清政府没了,但他们一家依旧显赫。
霍英刚进去,就发现几道鄙夷的目光落到了自己身上。
他在心里嗤笑了一声。
总有那么一些人看不清局面,在他家老爷子手上有枪的情况下,竟然还看不上他们。
霍英正这么想着,那几道目光已经收了回去,而接下来,所有人都对他很热情,没有丝毫怠慢。
但他觉得挺无聊的,相比于跟这些人虚与委蛇,他更乐意待在家里和弟弟一起吃饭。
霍英觉得非常无聊的时候,穆琼拿着两封信,走出了家门。
他换了一家邮局的邮筒,投出了自己的信。
在清政府还没有建起自己的邮局的时候,就已经有洋人在他们的国家开了邮局了,五十年前,清政府有了自己的邮局之后,洋人的邮局也依然开着。
因此,在如今的上海,是有好多家邮局的。
当然了,再过五年,洋人们开的被国人称为“客邮”的邮局,就会全部关掉。
穆琼将信投入邮箱,然后就去买了点吃的,拎着回了家。
他大晚上出来的理由,就是要买点吃食。
穆琼回家的时候,朱婉婉和穆昌玉两个人正在看希望月报。
上一期的希望月报,穆琼买了一份回家,这次也一样,而我在百年后这篇文章,不仅外面的人喜欢,朱婉婉和穆昌玉也喜欢,甚至爱不释手。
穆琼买回家的吃食是芝麻大饼。
芝麻大饼扁扁的,一个有盘子那么大,里面裹了豆沙,面皮上则撒了芝麻,吃起来很香。
“哥,你不是不爱吃甜的吗怎么买了这个”穆昌玉不解地问道。
穆琼也不想买这个,只是没看到别的能买的“给你吃的。”
“谢谢哥”穆昌玉笑道,她拿来一把刀子,把大饼切成四片,然后给了穆琼一片。
穆琼接过慢慢吃着,然后问“我在百年后这篇文章你们已经看完了吧感觉怎么样”
“很好看,但没有哥哥你写的好。”穆琼道。
朱婉婉也点头。
穆琼“”
穆琼吃了一口味道跟豆沙月饼很像的饼,道“你们不用哄我,我很清楚,这个故事写的比我写的要好。”
“哪有,他写的都是不着边际的东西,没有你写的实在。”朱婉婉道。
“娘,你不喜欢这个故事”穆琼问。
“也没有”朱婉婉道,我在百年后这个故事,她其实挺喜欢的。
“这个故事写的很好,比留学和求医要好。娘,昌玉,我希望你们多看看,看里面的女人都是怎么生活的。”穆琼道“我们已经从穆家离开了,你们应该拥有新的人生。”
朱婉婉愣了。
这故事里的女子,一个个都活得自由潇洒,她也能这样
像朱婉婉一样,看了我在百年后,然后羡慕百年后的女子的生活的人有不少。
这本书描写的百年后的一切,都太过美好了。
他们现在,真的很想主角张幸走出精神病院去外面看看,好让他们也能看到更多的东西。
一转眼,新的一天就来到了。
求医刚刚完结,我在百年后就紧跟着风靡上海,而今天,大众报上还会刊登楼玉宇的新作。
楼玉宇的新作是什么,大众报一直藏着掖着,吊足了读者的胃口。
看过求医留学,又刚看了我在百年后的人,口味都被养叼了,也就对楼玉宇的新书格外期待。
震旦大学。
郑维新一大早,就拿着大众报进了教室,他来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下,然后就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
他只一眼,就看清了穆琼的新书的名字。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